健康導報新聞網訊 廬鎮鄉有7.9萬畝山場,是發展油茶、板栗、茶葉、中藥材的好地方,該鄉以發展特色種養加業為突破口,發動鄉村干部進村入戶,幫助貧困村戶發展“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特色種養加脫貧,全鄉己發展成25000畝油茶基地,15000畝板栗基地,5000畝茶葉基地,村村有光伏產業園,5個村光伏產業年集體收入超8萬元,3個村2017年摘掉貧困村帽子,2個村今年摘帽有望,全鄉將實現整村摘帽,2100戶發展特色產業,靠特色種養加業脫貧1054戶,占脫貧戶47.2%,取得效果顯著。
精準制定產業規劃。鄉政府順應市場需求,立足生態資源,制定特色種養加業具體實施辦法,落實產業扶貧到村到戶清單,明確產業類型、產業規模、補助標準。重點貧困村結合自身優勢,圍繞目標任務,因地制宜、分產業、分類型制定“一村一品”特色種養加業扶貧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充分尊重貧困戶自我發展意愿,按照因戶施策,一戶一策,長短結合的原則,制定種養加業幫扶措施。重點發展油茶、板栗、茶葉、土雞、土豬、山羊、黃牛、中藥材、光伏等特色種養加業。
精準遴選幫扶對象:在全鄉貧困戶中遴選有勞動能力和有參與特色種養加業意愿的貧困戶2100戶,列入特色種養加業扶貧對象,根據家庭狀況,資源條件,產業發展需求等信息,由各職能單位牽頭,落實年度發展計劃,幫扶人入戶指導幫助發展產業。
精準整合各類資金。鄉政府積極整合有關涉農資金,統籌支持貧困村戶發展特色種養加業,重點引導有發展意愿的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加業,根據產業類型、規模等在創業貼息貸款,財政獎補,涉農資金整合方面給予一定資金扶持,對吸納貧困戶就業、參股分紅、幫助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和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成效明顯的經營主體,在安排相關涉農項目資金時,給予傾斜和支持。
精準開展技術服務。根據產業發展情況安排農業、林業技術人員結對指導,發揮幫扶單位、鄉村干部、職工在結對幫扶、精準扶貧中的能動作用,幫助貧困戶積新型經營主切實搞好信息、技術、銷售服務,開展面對面技術指導,為貧困戶增加收入創造條件。
精準確認主體包幫。鄉政府在全鄉范圍認真梳理有幫扶意愿和幫扶實力的28家經營主體,動員經營主體與貧困戶開展合作,簽訂幫扶合同,建立利益共享和風險分擔機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流轉、訂單生產、原料保底收購、股份分紅等方式,讓貧困農戶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收益,并分享產業生產、加工、流通等領域增值溢價,提高收入。
精準開展激勵考核。鄉政府將特色種養加業扶貧工程實施情況納入全鄉扶貧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依據,重獎不等不靠,自主發展產業的脫貧戶,確保特色種養加業在扶貧工作任務中落到實處。( 程舒平) |